互联网巨头竞相涉足创业孵化 完善产业生态链
近日,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袁子文在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暨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服务高峰论坛上表示,腾讯开放平台将投入七大能力扶持创业者,其中之一就是打造25个众创空间。这些众创空间由腾讯联合当地政府共同打造,不仅可供创业者办公,同时还配套大量第三方资源,例如辅导、培训、公司注册、人才、法务、金融、当地创业支持政策等。此外,腾讯还会和华强等硬件龙头联合打造硬件实验室,入驻腾讯众创空间,真正做到“软硬兼施”。
如此大张旗鼓地支持创业孵化,在互联网企业里腾讯并不是惟一一家,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都有相关的扶持举措。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互联网企业齐发力
腾讯众创空间的七大能力包括打造25个众创空间、推出100亿“实打实的移动流量”资源、成立1000亿元的“产业基金”、打造三个“能力平台”、提供10亿元打造“众创新三榜”、推出6个月“云计算扶持政策”、建立一所“创业大学”等。
袁子文表示,这七大能力包含了创业者所需的全部资源和服务。以最具代表性的腾讯众创空间为例,目前腾讯众创空间已聚合腾讯内部的应用开放、内容开放和能力开放等资源,同时联合政府、创投、高校和产业联盟等社会力量,建成了一体化的线上加速、线下扶持的全要素、立体式众创空间。创业者“拎包入驻”之后,只需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其它都交给腾讯众创空间来解决,极大简化了创业流程,降低了创业难度。“腾讯开放平台将坚持以开放和平等的态度,拿出一切资源和机会与万千合作伙伴一起,携手众创未来。”袁子文表示。
另一个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移动开放平台阿里百川近日宣布,将提供“10亿创投+10亿贷款”,用来扶持移动应用创业者。
阿里百川为创业者提供的一是服务,一是产品。服务即百川将提供20亿元创业基金,其中有10亿元面向优秀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基金,另外是网商银行提供10亿元面向创业者的短期贷款。产品方面,百川发布了“阿里百川生易1.0”,将为生活服务类创业者提供从基础设施到业务产品的全方位解决方案,重点解决生活服务类创业者遇到的交易搭建难、商户合作难和服务客户难等问题。“目前业界没有任何一家能像我们一样做到如此专业和全面。” 阿里百川无线事业部总监张阔说道。
再往前看,在5月29日的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联盟总经理邓明生也表示,百度联盟将从过去的分成模式走向生态模式,今年将建立10亿美元的互联网生态联盟基金,提供融资扶持。此外,今年还将放贷5亿元,并预计提供120亿元的分成收益给联盟伙伴。
易观智库智慧院副院长葛涵涛向记者介绍,做创业孵化的不只是BAT,京东也有智能硬件孵化计划“JD+计划”,提出在未来3年为上百家企业提供孵化、加速以及智能解决方案落地服务。此外,联想有联想之星孵化器,微软在中关村的孵化器正在孵化第五期创业团队,“听说小米也要搞自己的小米系孵化器”。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政府、机构和企业对创业越来越关注,同时这个时间点也是创业的风口期,再加上国内的技术提升和产品创新,为智能化设备提供了很好的土壤,互联网企业以此涉足创业孵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无利不起早
葛涵涛分析认为,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有产业布局的需求。不管是BAT,还是京东、联想、微软,他们都有自己的业务主线。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在行业里面都是大的云到端的服务平台,这种云服务平台之间的较量,仅凭一款软件或者几款智能硬件产品是不够的。“尤其现在已经进入了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要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就需要更多的接口和入口,智能手机、APP及各种智能硬件就是各种入口。”
“互联网企业都有自己的业务主线,比如说一家专门做即时通信(IM)软件和社交类服务的企业,想获得更多的不同维度的数据,欲涉及智能硬件领域,但是对智能硬件的研发、生产、供应链又不熟悉,那么他该怎么办呢?他可以收购或者并购相关的智能硬件企业,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孵化自己的创新项目或产品。”葛涵涛举例说。
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基金,可以投资一些靠谱、有未来发展方向的产品或团队,由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企业只需要投入资金,投入推广和销售的渠道,把创业团队接入企业的开放平台,帮助他们成长。企业在这些创新型的创业团队里占股,等到创业团队孵化出来以后,可以卖掉直接获利,也可以不卖,把他发展成另外一个产品,对企业现有的产品线进行补充,或者对竞争对手形成遏制。”谈及互联网企业为什么关注创业孵化,葛涵涛这样解释。
专注智能硬件的媒体智东西分析认为,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包括互联网企业,他们办孵化器都有这几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提升品牌形象。每个公司都需要为自己或者自己的品牌塑造形象。孵化器作为一种潮流很符合前沿的科技公司的口味,不做可就OUT了。二是容易快速获得资源。这种资源包括各种产品、人脉、人才等任何“缺少又迫切需要的”。三是高风险下的高回报。企业可以从孵化器里找到一些靠谱的项目,然后凭借潜在的“优先投资权”去投资,一旦成功了,早期投资的回报就不仅仅是几倍而已。
于斌也认为,关注孵化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提前遇到一些好的产品,进而发掘并投资。他表示,互联网企业关注创业孵化的目的就是找产品、找项目。“因为目前创投领域最不缺的就是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所以大家都把重点放在找产品和项目上。投了10个产品或项目,只要有一两个成功了,那其他失败的产品或项目的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BAT各有特点
互联网领域但凡出点什么事,BAT三家几乎都会插上一脚。关注创业孵化,这三家也不例外。作为互联网企业中的佼佼者,这三家也各有各的特点。
葛涵涛认为,要分析BAT各自的特点,就要从他们的主营业务出发。百度做的是搜索、广告、推广服务等,阿里是电商、互联网金融等,腾讯是IM、社交,这是他们各自最大的优势。基于这种优势,他们现在又分别向智能硬件、生活服务O2O、云服务方向进行渗透,并扶持或者孵化了一些相关的产品和团队。
具体来看,三者各有各的特点。腾讯早在2012年便宣布移动开放战略,其主要依托QQ、QQ空间及之后的微信等平台,凭借庞大的流量为创业者提供营销服务。去年,腾讯主推应用宝,为APP提供分发渠道;同时,腾讯以广点通为核心,打造一体化的移动营销平台。而随着腾讯云的开放,腾讯在技术层面也逐步向创业者开放,提供底层架构服务和应用开发工具。
百度采用同样的策略,其主要通过百度联盟,凭借其技术、产品和流量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开发工具、分发和营销服务。
在百川计划中,阿里已经打通会员、商品、交易、订单、支付、地图、营销、即时通信等整条链路。同时,阿里也开放了其大数据能力,不仅为营销服务,也为产品本身服务。张阔表示,以前APP的开发者是先积累用户,再分析用户,不仅周期长,成本也高。而通过百川计划平台,可以先进行用户分析,进而开发和优化APP。
同时,BAT三家都以不同的形式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方面的扶持。“技术+分发+营销+资金”已经成了这些巨头在开放战略中的标配。但在一个完整商业链条的其他环节,BAT又各有侧重。比如在支付环节,阿里、腾讯依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百度远远甩在后面;而在交易和客服等环节,以电商起家的阿里又优于腾讯和百度;在信息的搜索环节,百度又有腾讯和阿里所不能企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