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行业及地区短板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据统计,80%以上的工业制成品都必须依靠模具才能实现从设计图纸到量产的过程。常州模具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在全国模具行业中有重要的地位。全市有大大小小的模具企业上千家,规模以上的企业超过100家,行业总产值近50亿元。位于常州市区南部武进高新区的长三角模具城始建于2005年,至今已完成占地近1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研发服务设施的建设,累计投资达3个亿。截止2009年3月,共吸引了前来投资创业的模具及相关企业近300家,涵盖了模具研发、设计、制造以及设备、原材料、耗材、标准件贸易、软件开发、人才培训、产品检测、设备维修等整个产业链。
江苏省长三角模具专业技术孵化器即坐落在长三角模具城内。孵化器内现有在孵企业数为40家,孵化面积达到了4.5 万平方米。截止2008年底,长三角模具专业技术孵化器共获得专利或专有技术超过20项。园区内有可供各类大中型企业、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适用的标准厂房、科研车间和办公场地。其中4号、26号、27号楼被划作中心孵化区,相关配套设施从会议室、公共机房、餐厅到超市等一应俱全,为在孵企业提供了从生产到生活的全方位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一个和谐舒适的创业创新环境。
长三角模具城的开发运营商是一家纯民营企业——江苏长三角模具城发展有限公司。自介入专业模具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业务以来,该公司就始终把模具行业的内在发展规律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和探索,长三角模具城认为:当前模具行业的竞争,80%的要素都集中在产业前端的研发设计、人才培训、软件应用等环节,只有20%的要素集中在后续的加工制造环节。而这80%,也恰恰是常州乃至整个江苏模具产业的短板。为弥补当地模具企业在前端研发设计、人才培训、软件应用方面的不足,长三角模具城针对性地建设了独具特色的公共科技服务——“九大中心”服务体系,即研发设计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培训实习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接单中心、生产加工检测中心。整个服务体系的重心倾向于研发设计、科研成果转化、培训实习、人力资源等前端方向。
“九大中心”的核心部分——研发设计中心引进了以査鸿达总工程师、徐昌煜总顾问为首,拥有10多位专职模具结构设计师、CAE分析工程师的研发设计团队,专门为园区企业和周边企业解决从生产、设计、开发方面的难题。该研发设计团队已经取得专利或专有技术20余项,并与在孵企业常州博赢模具发展有限公司、常州佳旺精密模具发展有限公司等进行了专利协议合作。同时研发设计中心还和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建勋模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设了常州研究中心,和园区内企业共享以华塑CAE为中心的模流分析技术及解决方案。和大连理工大学模具研究所、江苏工业学院开设了联合模具研究中心,专注于大型及精密模具的共同研发设计。研发中心和常州科教城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园区内企业可共享其所拥有的逆向工程实验室、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设备等资源。
为了突破园区内企业和本地企业使用高级设计软件中的版权和费用困境,研发设计中心和美国PTC公司江苏总代理——南京维拓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建设联合研发设计机构,并相互向对方开放资源,共享Pro/ENGINEER软件为核心的三维工业造型设计、三维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有限元分析、NC数控、工艺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工业产品开发等内容的专业技术解决方案。
此外,孵化器和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在孵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一站式的法律服务。
经过两年多的潜心建设,长三角模具城的努力得到了行业、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08年以来,长三角模具城分别获得了“江苏省模具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江苏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光荣称号。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09年,长三角模具专业技术孵化器敲定了5家技术基础扎实、管理规范的企业,作为优先孵化培育的样板工厂。孵化器将从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基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其支持和帮助。同时协助其重点实施5S管理模式和各种质量认证体系。
作为民营科技培育机构,江苏省长三角模具专业技术孵化器迅速抓住了行业及地区短板,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专业技术孵化器的新道路。通过打造特色公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九大中心服务体系,扶持企业创新,为园区内企业开拓了一条科学创业、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未来几年中,长三角模具城将继续坚持这条道路,为模具这个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